8月14日,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0931 证券简称:中关村,以下简称:中关村科技)旗下北京华素制药良乡生产基地迎来了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发展集团)高管团队到访。双方推进战略合作,落实框架协议。
本次到访华素制药的中发展集团领导包括总经理宣鸿、副总经理周武光、总经理助理贾一伟等一行人员,在中关村科技总裁侯占军及高管团队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了华素制药的生产基地、车间。
据悉,这是继7月11日中关村科技与中发展集团下属的北京中关村发展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发展创投)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之后,中发展集团高层首次深入中关村科技考察交流。在《合作框架协议》中,双方约定,中发展创投将利用其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科技产业项目资源、投融资等金融服务优势及品牌影响力,对双方进行投资合作的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大健康产业项目提供支持。
考察完毕后,双方围绕《合作框架协议》中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发展集团总经理宣鸿在会谈中介绍了中发展集团的产业方向及优势,据介绍,中发展集团是北京市政府直管的大型国有企业,主要包括空间运营、产业投资、科技金融、科技服务四个产业方向,参与设立基金共有100多支,基金系总规模达到近1000亿元。投资项目近2000个,其中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的项目超过了1/3,包括北京生命科学园、医疗器械园等,在生物医药、新药开发平台等方面有诸多布局,拥有丰富资源。
中关村科技总裁侯占军对宣鸿总经理先生一行的到访表示了欢迎,介绍了中关村科技的创立历史和重组过程,并着重介绍了2015年中关村科技确立医药大健康主业的背景及阶段性成果。据介绍,当时,从宏观及政策角度,公司认识到“医药大健康”是一个朝阳产业;结合公司自身来说,子公司华素制药在这方面有着良好的背景,可以作为医药大健康战略的支点。目前,中关村科技转型医药大健康方向第一阶段已经过去近四年了,转型已经呈现阶段性效果,具体为:在确立医药大健康业务之前的2014年,生物医药业务收入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只有12.88%,而在2018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62.18%。中关村科技自转型以来,主要业务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业绩持续增长,投资者信心不断增强,公司市值也不断攀升。
中关村科技副总裁、华素制药总经理董国明详尽介绍了中关村科技医药板块的业务布局及发展。
中发展集团一行对于华素制药的历史、产品以及研发平台表示赞赏,认为双方在药物代谢平台、新产品研发、生物医药平台布局等方面可以尽快展开合作。中发展集团表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愿意与上市公司一起围绕中关村科技大健康主业,成立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和康养产业基金;未来基金的投资项目还可通过中关村科技的资本平台进行资本化,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