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产业布局
新闻中心
投资者关系
加入我们
搜索

警惕“股市黑嘴”陷阱,筑牢资本市场防护网!中关村科技带您守护资本市场“清朗”

发布时间 2025.06.16
分享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期,随着数字化传播渠道的普及,非法证券期货基金活动呈现“网络化、隐蔽化、话术化”新特点。“股市黑嘴”“非法荐股”等违法违规行为通过社交平台、直播渠道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跟风交易,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非法荐股:被包装的“财富密码”实为诈骗圈套



“跟着老师买,涨停不是梦”“内部消息,散户专属建仓机会”。

当这类话术通过微信、抖音、直播间等渠道涌入你的视野时,警惕!这可能是非法荐股的“诱饵”。



经典案例1:虚假抬价“快闪”骗局(湖北监管局案例)


某机构自称“XX投资”,通过微信朋友圈,在每天上午开市前和中午休市期间发布信息,宣称拟拉抬某股票,投资者向该机构缴纳一定费用后,可通过微信或者电话提前得知买卖该只股票的信息。投资者缴纳的费用,从15800元到58800元不等。此类活动实为虚假承诺,投资者缴费后要么被拉黑,要么因跟风操作遭遇重大亏损。


经典案例2:温水煮蛙式“会员费”陷阱(广东监管局案例)


投资者朱某接到推销电话,对方声称“仅需提供股票代码即可预测走势,稳获收益”。朱某加入微信群后,初期获得“老师”免费股票分析服务并小有盈利。取得信任后,“老师”以“独家牛股买卖点提示”为诱饵,游说朱某升级一对一会员服务。朱某陆续缴纳“会员费”50余次,累计转账50万余元,后发现“老师”推荐购买的股票都没有按照预测上涨,反而产生大幅亏损。微信群内群友陆续反映类似情况后,所谓的老师解散了微信群。




非法荐股“套路”拆解:这些信号务必警惕!



1.“包赚不赔”承诺:任何声称“稳赚不亏”的荐股行为,均违反证券市场规律,实为诈骗话术。


2.“内幕消息”噱头:上市公司未公开的信息属于内幕信息,擅自泄露或利用均涉嫌违法,真正的内幕信息绝不会通过公开渠道传播。


3.“诱导转账”操作:要求转账至私人账户、缴纳“会员费”“通道费”,或下载非正规交易软件,均为典型诈骗手段。




中关村科技呼吁:守护合规底线,共建清朗市场




✅1.认准正规渠道:通过证券公司官方APP、交易所官网获取投资咨询服务,警惕“三无”平台(无资质、无牌照、无监管)。


2.拒绝“天上掉馅饼”:对高收益、高回报宣传保持理性,牢记“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不盲目跟风“热点股”“概念股”。


3.主动举报线索:如发现非法荐股行为,可通过“12386”证监会热线或北京证监局渠道提交证据,共同遏制违法活动。



根据《证券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非法荐股涉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诈骗”等多项违法犯罪,涉案人员将面临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甚至刑事责任的处罚。2025年防非宣传月期间,北京证监局正联合多部门开展“涉非信息清理行动”,全力斩断黑灰产链条。


资本市场的健康,需要每一位投资者的守护。中关村科技倡议:远离“股市黑嘴”,拒绝非法荐股,让我们以理性投资筑牢风险防线,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公平与秩序!



返回顶部